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飘天文学 www.piaotianwx.cc,最快更新创业民国最新章节!

给租户。

    可是这样还不是长远之计,毕竟跟日军打仗是一个持久战。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物资,还要大量的兵员。可以现在莱县总人口不足两万,里面的青壮年不到十分之一。要是硬是征调过来,那真是没有耕地的青壮力啦。到时粮食还得减产,一样会失败。没有兵员补充时间久了也会失败。想从后方补充兵员以后比在这征调更难。一个人想要成长到征兵的年龄,也要十五年。现在就是立刻结婚也生不出来啊。况且王洋清楚,日军离失败不到四年时间啦。结婚生子这条路肯定不行。现在就剩下从各地移民啦。

    于是王洋另外还出台一个政策,对于无主的荒地,谁开垦就归谁。鼓励各地的人来莱县落户。但凡来参军的外地人,都可以给房子给地安置家人。对于这个消息,大家刚开始还是半信半疑的。来的人不多,王洋一看这样不行。所以他让龙城籍的士兵军官都回一趟家,把他们的家里人都接过来。就这样老百姓才相信王洋。在自己家活不下去的人和没有地的人都来投奔莱县啦。不到三个月莱县的人口就变成五万人啦。部队也增加了一千多人。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,粮食和住所就成了问题。住所,王洋都可以派工兵营去各村庄修建房子。但是这粮食不行,眼下又是冬季。这迁来的三万人是要吃饭的啊。自己之前让马武储备的粮食,但由于时间的原因。粮食还是不够全县的老百姓熬过这个冬天。所以王洋只能冒险从西安运粮来。好在自己西安有地,要不能就以现在国统区的情况,也没有粮食买。只要熬过了这个冬天明年就可以种粮食自足啦。

    北野川自杀后,龙城暂时处于防守状态。河野暂代旅团长的职务。眼下两边都是一团糟。日军正在准备华中作战,暂时没有精力来管这个小县城的丢失。再加上王洋没有进一步进攻邺县的企图,而是忙于恢复莱县。这让中村健有了新的想法。他向上级提议,王洋既然想恢复莱县的生产。他已经从各地秘密鼓励人去莱县。那就帮他一把,送他一批人去。他的具体计划是:把龙城其他地方村庄的人中青壮年抓了补充到伪军中。老弱妇孺送到王洋那里去,把龙城城里的大小乞丐都送去。以此来消耗王洋的粮食储备。这一招够狠,王洋要是不接受这些老弱妇孺,他们就会死于日军的枪下。接受,这些保准把自己吃个精光,到时日军来个经济封锁什么的。到时候莱县恐怖就得内乱起来。不用日军攻打自己就得先败啦。可是自己还不能不接受,小鬼子还搞了宣传。上级下令王洋一定的照顾好这些老百姓。以打好这次政治仗。而被清空的村庄也会限制共产党游击队的行动。

    对于中村健的这一招,让王洋左右为难。现在莱县城中开始聚集各地来投奔的难民,刚恢复一点的县城。又开始乱起来。本来王洋对待来投奔的老百姓是有专门管理的人员。但是中村健送来的几千乞丐。一下子就让莱县乱了团。各地的农民还好,有人管着。安排房子和地,也待的住。乞丐就不一样啦,有些闲散惯啦。在莱县县城到处乞讨。其中还夹杂着中村健安排的一些特务流氓。一时间莱县县城治安出了问题。王洋给马武下令,一定要清除这些乞丐。都安排去工作,不服安排的一律劳教。对于里面的特务流氓捣乱的全部镇压。马武是黑帮出身,当过定北帮的帮主。对于这点事,不在话下。很轻松的就查出混在里面的特务流氓。

    中村健给王洋送来的这一万多老百姓中,青壮年劳力没有一个。都是半大的孩子和上了年纪的老人。王洋下令收留他们让其他人很不理解。尤其是李清河,在他认为莱县的土地根本就没法养活这么多人,何况还是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。他们只会拖累莱县。他的这个观点得到很多人的支持。王洋也很清楚这一点。但是他不能不接受。因为这是一个政治仗,你不能不接招。所以他只能咽下去。

    现在莱县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日军来攻,而是如何安置好这些百姓。这件事让王洋有些头疼,本来想着利用之前计划。吸引更多的老百姓来莱县,一是为了生产,二是能从中补充兵员。可是被中村健这样一搅和兵员没法补充,还多了很多的老弱病残。青壮年没有补充到,老弱病残去成倍增加。这让李清河的压力很大。不过中村健送来的几千乞丐,却让王洋补充了一些青壮年劳动力。只是这帮人看起来老弱病残的,其实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。马武镇压了几个特务和流氓外,这帮乞丐就老实多啦。王洋让马武对这帮乞丐进行分类管理,先进行三个月的军事训练。再按身体情况或补充部队,或安置落户种地。对于乞丐中的小孩,王洋认为就算安置落户,到时没大人管着也没有。虽说现在补充不了部队,但是养个三五年的到那时年龄上就到啦。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案。既能要干,王洋就想干个大的。他不但从这些乞丐中分出这些孤儿,还把莱县因战争失去父母的孤儿也集中在一起。办了一所军事化的学校,把这些人培养成自己的后备军。这些孤儿的人数也让王洋有些吃惊竟有五千多人。这都快赶上半个师的兵力啦。这么庞大的人数,让王洋承担一次学校有些吃力。所以他对这些孤儿进行相应的安排四岁以下的都安置给他们的亲戚,没有亲戚的安置在老百姓家。这样一来人数就在三千人左右啦。学校的选址就定在原南山基地,为了能使这些小鬼以后能发挥大的作用。所有的教师都是从原来的学生连中选,从全军各部抽调人去当军事教官。还组建了50人的学校保卫队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人的学习安排,王洋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。他可没有精力去办个九年义务教育。只能暂时大致的按照年龄分成三级:四岁到六岁为一年级,七岁到九岁为二年级,十岁以上为三年级。而王洋的征兵年龄是十五岁及以上。等孤儿的年纪大一些再征调入部队,这些学生按十人为一组,选一个人当组长。五组为一班,从中选出正副班长,再派一名教官负责。课程有文化课、历史课、算术课、军事训练课。王洋还规定三年级的学生一年进行重新安排:学习优秀者进入正规的学校进行高小学习,其他人根据身体情况或留级或送入部队。所以王洋对于这个学校的投入不亚于自己对龙城抗日大学的投入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